新技术融入教育是深化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性议题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群正在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也正在改变教育的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引领力量,为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更好地彰显教育作为全球公共利益的属性。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呼吁各国充分发掘数字革命的力量推动全球教育变革,确保将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一项共同利益提供给所有人。中国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教育变迁三者的相互作用下,智能技术与教育正逐渐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等系统性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呈现出范围广泛性、方式多样性、价值丰富性等特征,为全球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教育系统正处于从被动接受外部变化转向主动适应并推动内部变革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智能技术的直接应用,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变革逻辑,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应用于教育引发的观念转变与形态重塑,促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合理、有序、安全融入教育生态,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关键议题。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催生人机协同教育新形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如ChatGPT、ChatGLM、DeepSeek等),掀起了新一波技术革命浪潮。人工智能大模型使得机器智能迎来创新突变的历史性节点,不仅加快了教育观念在知识、学习、课程与教学上的系统性转变,也为重塑人机协同的教育形态注入了新动能。DeepSeek R1的开源策略降低了技术门槛,推动全球开发者自由探索与创新,也加速了开放、共创与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建设。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人机协同工作将成为未来工作新常态,传统知识生成和传授模式已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对高阶思维、创新能力与智能素养的需求,必将催生“人机共育”的教育新形态。
在云-边-端协同架构下、大模型通用能力支撑下,智能体将推动构建多元跨域的人机“协同教学”,实现双向赋能的人机“协同学习”和形成安全可信的人机“协同决策”,共筑智慧教育新生态。人机协同的教育体系将加速传统“师-生”向“师-生-机”教学结构的转变,形成人机共存、多维交互的“人机共教”模式。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方式也从单向知识吸收转变为人机协同探索,展现“人机共学”特征。面向未来,为保障大模型和智能体在教育中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应用,需要持续提升智能时代师生的胜任力和管理者的数字领导力,优化智能产品的学校准入机制,有序开展人机协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标准,构建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技术、算法和数据安全与伦理规范体系等。
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战略愿景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形态,智慧教育代表了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成为各国应对数字时代关键挑战、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战略愿景。智慧教育通常被视为对现有教育实践的优化,并被认为是“优质教育”“未来教育”的同义词。作为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智慧教育不仅反映了教育生态系统随时代发展的动态化特性,还体现了对未来教育的核心关切,即在教育发展进程中促进以人为本的技术融合。本质上讲,智慧教育,“慧”从师出;智能教育,“能”自环境;未来教育,“变”在形态。从教育数字化变革的视角看,智慧教育的新特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国家或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关键表现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估,泛在的智慧学习环境,持续改进的教育文化,以及对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二是智慧教育系统的辅助建构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实践取径”,包括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建构,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合乎科技伦理的技术应用,可持续的教育改革规划,以及有效的跨部门跨域协同。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智慧教育,关键在于培育教育系统的数字化思维、夯实数字化支撑能力、健全面向全民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构建数字化学习的内容质量及服务的规范和标准。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凸显了国际社会希望通过团结合作应对数字机遇挑战,构建包容、开放、公平、安全的数字未来的共同意愿。中国把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理念进展到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行动,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并开通国际版,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创新数字教学法,促进按需学习,创造了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的智慧教育新形态。
开启智慧教育之门,携手共绘未来教育蓝图
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自2020年举办以来,为国际社会开展智慧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推动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践,北京师范大学(BNU)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SECO IITE)、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阿拉伯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ALESC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等共同发起了“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GSENet)”,发布了“全球智慧教育战略倡议”和《数字转型视野下智慧教育的国际理解》研究报告,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凝聚智慧教育共识性理解,持续寻求利用新技术,促进人人享有平等和包容性的高质量教育。
作为GSENet的年会,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Global Smart Education Conference 2025)将于8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将聚焦“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围绕智慧教育政策、技术、理论与实践组织全体会议、平行论坛、高端对话、会前会、工作坊、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展览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深化全球教育数字变革,开启智慧教育之门,开辟智慧教育新路径,共绘智慧教育理想蓝图。
新技术融入教育是深化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性议题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催生人机协同教育新形态
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战略愿景
开启智慧教育之门,携手共绘未来教育蓝图
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
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习科学与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
领导力与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STEM教育
数智学前教育
迈向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智慧校园:应用·治理·装备
人工智能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
智慧乡村与农村教育转型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
学术发表与国际传播[主编讲堂]
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数字化赋能终身学习
领军教师与智慧课堂
数字化开辟区校教育发展新赛道
数字教材与智慧阅读
全体会议暨闭幕式
智慧教育论坛暨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十周年庆典
东南亚国家职业教育校长工作坊
部长圆桌会议
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名校长论坛
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中小学赛道)总决赛
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领导力研讨会
内地&香港“人工智能与计算思维教育姊妹学校”工作坊
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伙伴会议
AIGC赋能人机协同教学高级研修营
智慧教育名师论坛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颁证
青春启智:人机协同教育创新设计学生论坛
67位
持续更新中...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部长
波黑民政部部长
赞比亚教育部部长
毛里求斯高等教育、科学与研究部部长
肯尼亚教育部内阁秘书
刚果(金)高等教育与大学事务部部长
埃及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长
塞内加尔国民教育部部长
厄瓜多尔教育部副部长
沙特王子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
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总干事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秘书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理事会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讲座教授
亚洲电子学习私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现任集团董事总经理
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大学助理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哈办事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项目专家
土耳其阿纳多卢大学大学远程教育教授、开放教育学院代理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UNESCO IESALC)伙伴关系与联合国联络部负责人
巴西科技整合跨学科人文培养研究所所长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学院语言技术与人机交互教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希腊比雷埃夫斯大学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充足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SEAMEO SEPS)主任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政策与规划专家
肯尼亚开放大学校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教授
《澳大拉西亚教育技术杂志》主编;昆士兰理工大学副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心理学与教育科学系教授;《国际高等教育教育技术杂志》主编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学校领导力与政策》主编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科技教育发展区域中心行政主任
巴布亚新几内亚戈罗卡大学校长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育转型执行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团队主任
加拿大Contact North首席执行官
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ICT部门主任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TEM教育中心(SEAMEO STEM-ED)主任
香港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CITE)创始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教师专业发展与网络部门负责人
马来西亚教育部教育资源与技术司副司长
泰国巴吞他尼大学副校长
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系统信息科学学院教授
德国《交互技术与智慧教育》主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国际能力培养研究所所长
毛里求斯高等教育专员
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战略中心研究员兼高级讲师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国际合作高级总监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教育创投研究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科学和数学教育区域中心(SEAMEO RECSAM)技术教育专家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远程教育》代理执行主编
ISTE理事会成员,密歇根人才联合组织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
韩国教育技术学会(KEST)主席
新加坡泰晤士高等教育大中华区域总监
卢旺达理工学院校长
河内国际大学下属教育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
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秘书长
河内国际大学下属教育大学副校长
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教育;青年)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所(SZRI)所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所(SZRI)所长
63位
持续更新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大会联席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教育助理总干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作家、学者,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
网龙网络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理事会成员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
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专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网龙网络公司董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
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知识建模与分析实验室联席主任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洋葱学园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枣庄市市中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
网龙网络公司高级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睿道CEO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部教育资源技术发展中心图书馆与阅读处处长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院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网龙网络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网龙网络公司高级副总裁、华渔(中国区)董事长、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
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幼儿园园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任副院长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主编
大会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满井路甲2号